联系电话:60850000*8020 60850131(传真)
         
理性面对“双十一”的狂欢
2014年11月12日 15:41
选稿:唐风立  来源:劳动报    
  11月11日“光棍节”,本是国内电商网站“臆造”出的消费名目———鼓动情感憋闷的单身男女,通过疯狂购物“释放解压”;却因为越来越多的商家参与“分羹”以及“超低价”宣传吸引众多消费者,逐渐成为中国式网购打折与消费的“井喷季”。

  透过销售额“芝麻开花节节高”,“双十一”消费的疯狂足见一斑。对商家而言,日益壮大的网络营销与物流体系,摆脱了传统商业的地域限制与时间束缚,可将天南海北的顾客聚拢起来。只要商家的宣传到位、货品吸引人,再加上折扣“杀手锏”,就不愁不赚个盆满钵满。免除了实体店的投入成本,网店打折后的利润未必低。而在精打细算的消费者看来,网购的价格相比传统店铺更透明,足不出户就可货比N家,能以较低的价格买到与实体店“同款”的商品,何乐而不为?尤其是生活必需品,“买到即赚到”口号让许多人怦然心动。但在“狂欢”之余,消费者还需保持理性,警惕商家的消费陷阱。例如,最常见的“挖坑”手段就是虚假打折,某些“全场五折”纯属忽悠,顾客“上套”后固然不满,可在“苍蝇腿也是肉”的心态下,只好就范。还有商家“先涨价后打折”,不熟悉行情的顾客以为占了便宜,其实商家在背地偷着乐。相对于价格水分,在商品质量上“做手脚”更坑爹。

  有些网店的商品“看上去很美”,买到手却发现“货不对版”。一些商家的售前与售后更是大“变脸”,退换货让人心力交瘁。网上消费维权也难尽人意。商家与消费者发生纠纷,电子商务平台名曰“一手托两家”,实际往往“捣浆糊”,谁也不得罪。由于网络售卖的异地性以及单件案值不大,消费者向消协与工商部门投诉,也未必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面对网购的方兴未艾,管理层自然高度重视。李克强总理近期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扩大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消费,有关部门当创造条件、提供支持,推动网络购物的发展。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欺诈行为,改善消费环境。高层的态度很明确,对网络购物既要扶持鼓励,监督管理也要跟上。让老百姓放心消费,不能只靠泛泛地约谈电商。面对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产业,在管理方式上,应努力做到“到位而不越位,补位而不缺位”,市场放权与监管维权并举,实现“有所为,有所不所”。

  网购的火爆,也给实体经营带来冲击,传统商业者该如何作为?武汉某商场在“双十一”前,搞出顾客“脱衣免单”的噱头,除了低级地吸引眼球,毫无积极的竞争力。传统商家理当尽力降低成本,真心让利顾客,发挥“实物体验”与“门店售后”的优势,赢得人们的肯定,给消费者多样的选择。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