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浦区五角场镇9.5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上海体育学院党委与五角场镇党委以区域化党建联盟为平台,签订《区域党建社区体育实践基地合作协议书》,以社区、小区体育设施和体育学院专业设施为依托,以体育学院专业人才、社区体育团队、体育爱好者为主体,以体育生活化试点、智慧健身项目的社区普及为重点,大力推广“智慧健身、体育惠民”项目,努力把区域内党员整合起来,把各类资源带动起来,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维护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联建共建增添党建新活力
上体院党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建立“智慧健身、体育惠民”项目,努力做好党建资源和党建项目的加法,不断扩大科学健身的覆盖面。一方面,成立“社区体育服务指导学习推广队”,与五角场镇建立长期固定的“下社区”形式的体育指导活动,在镇域各居民区建立“上海体育学院社区体育实践基地”,推动形成了长海、市光片“区校共和谐”、体院居民区“和谐的夕阳”、黄兴花园居民区“健康自管课堂”等群众体育自治项目。另一方面,设立百姓健康调查小组,调查“智慧健身”项目开展情况,收集居民反馈,开展“智慧健身”实验比对,并针对有社区健身需求小区,调查项目需求、参与人数、项目分组,安排项目负责人,落实责任制。通过长期固定的指导社区开展科学体育活动,搭建了联建共建平台,在帮助上体院学生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的同时,推动科学健身知识进社区、进家庭。
依托专业对接居民需求
五角场镇43个居民区积极对接上体院的专业优势,按照“智慧健身、体育惠民”活动项目组建服务团队,通过系列主题讲座、知识竞赛、科普宣传等活动,努力在居民中普及推广科学健身知识。上海体育学院在国和一居民区推广“新型太极拳”——云手、提手、搂膝坳步……这套看起来和传统太极拳相似的动作,是上体院运动科学学院专家团队对传统太极拳动作的科学合理的改编,撇除或改进了那些对下肢负荷较重的动作。据相关数据显示,经过6个月的体质检测数据对比,老年人的体质得到了显著提升。目前,这一新型太极拳已在社区老年人中推广。此外,镇体育指导站还依托体院的专家资源,开展社区体育指导员培训和特色体育团队拳操创新编排,体育休闲与艺术学院的青年教师为镇体育俱乐部编排了集舞蹈与健身为一体、适合中老年人的广场舞,开展每周两课时的形体、动作、编排指导,使居民享受到“送科学、送健身、送关爱”的实惠,增强了社区大党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花样跳绳、踢毽子、轮滑、健美操……上体院“智慧健身、体育惠民”项目,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人群,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使居民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加深了相互了解,增进了情感交流,促进了社区稳定,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一方面,各居民区党总支充分依托上体院资源,整合社区健身器材和场地优势,开展了家庭、邻里、党群共同参与的体育活动,以手牵手——夫妻档、手挽手——祖孙档、手拉手——邻里档为主题,努力把社区各方联成“一家人”。另一方面,一些居民区通过“智慧健身、体育惠民”项目,广泛开展了“七彩之虹、活动涌动”科学健身社区宣传活动,在小区围墙外人行道旁规划了健身步道,并在醒目位置制作了科学运动的宣传牌,传播健康知识,进行健康干预,让居民学到了更多的运动技能,挖掘了运动潜质和爱好,居民不仅生活充实了、心情开朗了,而且对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更有热情、更积极了,实现了“体育惠民”的效果。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居民高兴地说:“通过运动锻炼,精神好多了,慢性病多少得到了有效控制,甚至有些慢性病指标达到了正常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