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金山区廊下镇万春村建立起村班子人员包片、楼组长包楼、党员联系户、警村民联动的“三包一联动”机制,推动“村美人和”新社区建设。
让党员挑起村务管理重担
万春村实行村管物业后,为完善村民自治管理新模式,村党总支、村委会从健全队伍抓起,打破原有村民小组的管理模式,探索楼组管理模式。组织和动员村民推选出了包括31名党员在内的62名同志担任楼组长。在此基础上,组建成了万春村业主委员会,全面负责万春苑物业管理。楼组长明确肩负的责任后,充分发挥作用,不但带头缴纳物业管理费,而且向村民广泛宣传物业管理政策、万春苑环境管理、公共财产管理等要求,不断提高村民缴纳相关费用,共同参与建设管理万春苑的自觉性。同时,楼组长们还严格监督物业费的开支,把物业费真正用在物业管理上。
让党员成为联系村民的桥梁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万春村党总支建立了党员联系村民制度,组织党员与村民交朋友结对子。每位党员都联系了10户以上农户,他们了解民意,倾听意见。
第一时间把村民的生活情况、意见建议反映到村两委。村民反映因家庭人员死亡等因素变动后带来办产证难的情况,村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得到重视,目前这一问题正在解决当中。当获悉本村4组正在读幼儿园中班的钱晨昕小朋友罹患恶性神经母细胞瘤。村班子成员、党员们纷纷伸出援手,带动了村民及周边企业老板加入捐赠行列。共募集到善款3万多元,援助钱晨昕治疗。
让党员在平安建设中作示范
为推进平安建设,万春村建立警、村、民联动机制,把党员、班子、条线成员、社区民警、村警务室成员及协管员、治安工作积极分子纳入到工作机制中来。党员以志愿者身份无论酷暑还是严寒,坚持巡逻在万春苑的每个地方,排查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向村民宣传法制、禁毒、食品安全、文明创建等知识,为村民的平安幸福建起了一道防护墙。党员志愿者沈天根尽管身体动过大手术,出院后第一时间便上岗工作。许多党员志愿者尽管年纪大,仍然坚守第一线,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