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60850000*8020 60850131(传真)
         
闵行区教育实践活动案例(4):检察开放日的三个转变
2014年11月28日 10:09
 来源:上海基层党建网    

  案由:开放有局限,效果不明显

  为深化检务公开和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闵行区检察院于2010年起定期举办检察开放日活动。以往的检察开放日一方面多以成果展示和参观讲解为主,互动相对较少,活动形式单一;另一方面,多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等特定群体为主,普通民众参与较少。今年,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区检察院通过对内问卷、座谈,对外走访人大、政协、街镇、离退休老干部等多方听取意见,了解到很大一部分人民群众对于检察机关的职能作用等仍所知有限,甚至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检察开放日的深度和广度尚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反思:目标定位有偏差

  以往每次检察开放日,区检察院都要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具体工作要求,并向全院干警发出统一着装的通知,力求以最好的检察形象迎接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即将检察开放日的重心放在了展示形象和成果上,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检务公开的对象——人民群众的需求。实际上,检察开放日不应仅仅作为检察机关展示成绩和荣誉的橱窗,而更应当成为一扇大门,让有需要、有兴趣的群众能够有机会走进来,深入了解检察职能,共同促进执法办案的规范化、效能化。只有准确定位检察开放日的宗旨,才能真正取得实效,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赖。

  改进:用三个转变拉近检群距离

  区检察院针对调研反映出的问题,以三个转变促进检察开放日制度的完善,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推进定期开放向常态开放转变。为让更多群众参与进来,改变以往每年定期举办1-2次检察开放日的形式,推进开放活动常态化。实行由办公室归口管理,各部门具体承办的运作方式,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加强衔接配合。并选取固定开放场所,组建志愿讲解员队伍,增强活动的规范性。结合检察职能和检察重点工作,制作“检察开放日菜单”向社会公布,同时向区各街镇发放邀请函,结合开放日主题,每月至少1次有针对性地邀请企业职工、社区居民、在校学生等参加。

  二是丰富开放内容,实现部分开放向整体开放转变。针对以往开放日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等问题,更加强调参与体验。将听证工作与开放日活动相结合,邀请参加开放日的群众担任公开听证委员,感受检察权运行的全过程。同时,改变以往重检察宣传轻检群互动的做法,将评议反馈作为开放日的重要环节,通过向群众发放《意见征求表》或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建议,加强互动交流。

  三是拓展参与平台,推动特定开放向公众开放转变。针对以往开放日邀请对象多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特定群体的情况,拓展群众参与平台。在门户网站、检察微博建立开放日预约平台,公布电话、短信等预约方式。明确人员选取标准,审核报名人员身份后及时反馈公布。同时把社区检察室接待大厅、走廊等公共区域建成检察宣传和警示教育基地,随时面向社区群众开放,使参与检察开放活动更加便捷。此外,结合群众关心的事项和检察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地组织群众开展执法检查,形成执法检查平台,听取群众意见建议。

  成效:满足群众需求,促进工作完善

  今年以来,已组织举办检察开放日6批次240余人,接待群众预约开放日活动22批次170余人。期间,根据群众需要,适时组织专题检察开放日活动。如应新虹社区要求,组织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主题的暑期专场开放日,百余名中小学生及家长参与其中,取得检察开放与法制教育共赢的效果。同时,开放日活动也促进了检察工作的进步。如群众在受邀观摩公开听证工作后,提出要注意听证案件类型选择、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增强听证会教育意义等意见,区检察院积极采纳,有效促进了该项工作的完善。检察开放日的常态化、整体化和公众化,进一步体现了检察工作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拉近了检群距离。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