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60850000*8020 60850131(传真)
         
长宁区新泾镇曙光居民区:“三好”服务团乐善好行为百姓
2014年11月28日 10:11
 来源:上海基层党建网    

  长宁区新泾镇曙光居民区党总支建立的“百心家园”组团服务管理平台下设“好行、好助、好善”等个性化服务团队,本着“乐善好行”的精神,做实“家门口工程”,快捷有效地为居民群众解决“急、难、愁”问题。

  家有“好行团”,为民办急事

  “好行团”是由龙庭小区业委会主任老陈和骨干党员、群众组成的服务团队,他们平均年龄五十岁,但处置问题行动迅速、尽责高效。

  有一年夏天,一户二楼居民出门前,忘记关闭燃气灶,正在小区巡逻的“好行团”成员在楼下闻到了焦烟味,马上联系了该户人家。确定这户人家存在火灾险情后,即刻拨打“119”。由于“好行团”成员认真负责地应急处置,避免了一场火灾的发生。

  去年,龙庭小区的物业管理遇到了最棘手的资金短缺问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资金匮乏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保证小区物业工作的正常运转。面对困难,“好行团”再次挺身而出,汇集团队的智慧,力争以最小的成本,创最佳的服务。他们使出了“三招”:第一招,沟通协商,与上级物业管理部门协商,说明情况,争取支持;第二招,合理布局,要求物业公司合理安排保安、保洁岗位的工作职责与内容,使其各尽其责,最大程度地高效运作;第三招,做思想工作,团队成员以聊家常的方式,对不按时缴纳物业费的居民做耐心、细致的劝说工作,保障物业费收支平衡。经过近半年的运作,龙庭小区的面貌明显有所改善,物业管理水平也比以前更进了一步。

  家有“好助团”,为民解难事

  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等原因,曙光居民区始终面临着中环线扰民、旧小区改造、周边医院改扩建工程等引发的居民群众矛盾。对党总支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要协同“好助团”的能人志士,就能使社区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虹林小区南面闲置地块因规划改变、重新建房,影响了小区房屋结构,居民怨声载道。党总支获悉后,随即带领“好助团”成员,主动上门征询居民意见、听取诉求,随后又召开座谈会,与建设单位、开发商开协调会。经过反复协商,最后双方意见达成一致,圆满解决矛盾纠纷。

  “好助团”有不少退休的“老专家、老政工、老学者”,他们的专业意见、资深经验,帮助党总支为居民解决了不少难题。如在组团走访中了解到绿地公寓414动迁地块,在综合改造尚未实施前,两幢住宅楼的5扇防盗门全部破损,且地面松塌下沉,房屋存在很大隐患。为此,党总支与“好助团”中房屋质量、物业管理方面的专家反复研究,与相关部门多次协商,拿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第一步,更新5扇防盗门;第二步,自主筹款把楼幢四周地面全部补填浇注;第三步,综合改造时再解决一些遗留问题。该问题的妥善解决,赢得了居民们的叫好声不断。

  家有“好善团”,为民解愁事

  党总支始终关心社区群众的生活疾苦,在走访中耐心倾听群众的烦忧,全心全意关爱困难群体。“好善团”是一支由老干部、退休教师、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团队。在党总支的号召下,“好善团”带头在社区发起募捐筹款,成立了“青少年教育基金”,用于资助社区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其中,涌现了许多感人案例,如“青少年教育基金”长期为一户低保家庭的双胞胎姐妹资助学费,每年还为她们过生日,在“基金”的援助下,姐妹双双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

  又如,4年前,虹林小区一户家庭的男主人突然病逝,妻子因此患上严重的忧郁症,不愿接受治疗,也把所有亲友拒之门外,面临中考的女儿更是缺少关心。“好善团”成员得知情况后,遂上门劝说,虽屡屡失败但绝不放弃,大家决定分工合作,有的照料患病的女主人,有的帮助她女儿补习功课。经过1200个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妻子终于答应到医院接受治疗,如今已康复出院,女儿也顺利考入了大学。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