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60850000*8020 60850131(传真)
125.4.28 星期一
         
闸北天目西路街道:“三个三”完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建设
2014年12月9日 09:48
 来源:上海基层党建网    

  近年来,闸北区天目西路街道根据街情实际,对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实施“三个推进、三个优化、三个增强”,探索出一条“以标准建中心、以服务立中心、以科技强中心”的发展之路,让辖区居民享受到更加优质、完善、便捷的社区服务。

  在服务效能上,实施“三个推进”,打造便民利民的服务窗口

  推进“一口办理”。在去年“一口受理”基础上,今年街道提出打造升级版“一口办理”,进一步增强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中心已有118项业务实现一次办结,一次办结率达到76.62%,在全区名列前茅。下一步,中心将进一步加大推进“一口办理”工作力度,力争达到更高比例的一次办结率,体现便民的服务理念和快捷的服务效率。推进全区通办。在前期调研、业务梳理、人员培训的基础上,中心48项业务将实现全区通办。同时,还积极开展硬件采购、窗口调试、压力测试等工作,会同条线部门推动上线运行。推进服务延伸。结合辖区居民实际情况,推出了以空间延伸为主,时间延伸、距离延伸为辅的中心社区延伸方案。空间延伸主要是通过APP、微信、网站等形式,实现中心业务查询信息化、咨询前置化;时间延伸主要是通过早开、晚关向辖区上班族和有紧急需求的居民提供错时服务。距离延伸主要是在不增加物理点、人员编制和居委会负担的情况下,加强与辖区居委会的联系,建立相应的联动机制,根据居委会的实际需要,针对特定人群提供特定服务,从而达到拓展项目、完善功能、延伸服务的目的。

  在内控机制上,实施“三个优化”,打造高效良性的运转环境

  优化人员结构。启动人员分流计划,通过分流末位、招聘新人、培训考核、择优留用等措施的实施,使中心人员结构不断趋于合理,为今后发展储备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优化空间布局。以全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2.0评定工作为契机,通过划分功能区域、增添导向标示、完善无障碍设施、优化叫号排队系统、增加便民服务设施等整改项目的实施,使中心空间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优化业务流程。建立“中心业务前后台流转制度”,要求达到每项业务流转程序清晰、监督审核到位、操作痕迹可查、责任主体明确;对涉及个人信息修改、重大利益相关、大额现金交易等重点业务实行当场授权机制;对前台工作权限、操作密码与业务图章实行定期修改、专人管理、授权使用等规范管理。

  在人员管理上,实施“三个增强”,打造勤政敬业的业务团队

  增强服务意识。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团支部的组织、宣传、引导功能,通过晨会总结、集体学习、社区服务、基层锻炼多种形式学习宣传方式,在努力提升团队凝聚力的同时,不断增强工作人员“服务为民”的意识,转变工作服务观念,力求达到工作人员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增强业务能力。进一步完善中心业务培训制度,使业务培训工作不断向制度化、系统化、正规化方面发展;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初任与更新、定期与不定期、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多种培训模式;建立业务能力综合考评体系,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增强服务质量。通过优化人员结构、增强人员服务意识、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来提高工作人员整体服务水平;通过规范业务流程、实行“值班长制度”和“6+1综合考评体系”来规范工作人员行为规范;通过电子评价器、居民满意度反馈表来加强外部监督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形成多措并举,产生叠加效应,不断提高中心服务质量。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