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主战场,是培育员工的重要基地。
为贯彻落实市总工会对职工科技创新活动的总体要求,日前,上海市职工技协调研组,分赴闵行区、静安区、宝山区、铁路局等区县产业局工会,就职工科技创新活动进行了专题调研。在此期间,调研组发现了许多既符合工会自身特色又值得推广和借鉴的经验。为了让更多的工会分享本次调研的成果,市职工技协办公室从今日起在本报开设“市职工科技创新活动”系列报道。
创新的火苗,需要风的助力,才会越燃越旺。闵行区总工会便是助长这职工创新之火的东风。为了鼓励更多的职工在闵行这片创新的热土上贡献智慧,闵行区总工会连出三招:设立创新基金;成立闵行区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建立由申报、评审、表彰为一体的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在多年的孕育下,一批批有想法、爱思考、能创新的职工脱颖而出,不断为闵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
造氛围,给予创新苗子沃土成长
“要我创新”总不如“我要创新”来得更有实效。为了激发职工的主观能动性,闵行区总工会采用激励的方法,于2005年率先在全市建立了闵行职工技术创新基金,用基金的增值部分奖励创新成果显著的职工和单位组织,鼓励职工持续开展技术改进、技术发明、技术创新等活动。
有了激励机制,更需要常态化的运作来确保机制落到实处。为此,闵行区总工会建立由申报、评审、表彰为一体的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并在区内每两年举办一次闵行区工人发明家、科技创新英才评选。为了鼓励职工创新,让他们感受到创新的魅力,闵行区总工会自2008年起,就开始组织职工带着自己的创新项目参加国家或国际发明展,让他们的智慧成果在更大、更宽广的舞台上得到展示。
为了发动全区更多企业与职工广泛参与、全面受益,闵行区总工会充分利用“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当知识型职工”
活动、节能减排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职工技术大比武、大练兵这三大载体,以开展活动为抓手,不断增强职工技术创新的影响力。
抓实效,企业、园区工会各出奇招
受到了区内浓厚创新氛围的影响,区内的各家企业无论是民企、外企都十分重视职工创新,各出奇招。
作为一家外资企业,位于闵行开发区内的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早早地就已意识到创新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工会同公司管委会联手在一线员工中推行金点子项目,至今有15年。员工的各类与工作相关小发明、小改革都可以申报,工会邀请工厂的工程师团队进行评奖。金奖获得者的姓名可以登上金牌榜,永久留名。绩效杰出的还由公司推荐美国强生总部予以表彰。金点子活动已经成了原本默默无闻的一线员工、农民工展示自己才技的舞台,也得到了全体员工和农民工的赞许。
在闵行,民企一样给予职工充分的创新空间。上海神舟汽车节能环保有限公司连续多年在全体职工中开展以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为主的“五小活动”,鼓励职工结合自己生产工作中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革新和工艺改革。为了鼓励职工创新,凡是职工利用休息时间进行工艺小改小革,只要本人提出申请,公司不仅支付加班费,还承担职工在创新过程中所有的材料损耗费用。正是这种鼓励尝试和创新,甚至愿意为职工的“试错”买单的经营管理模式,激发了职工无尽的创造力。
作为外企集中地的紫竹高新区工会也坚持围绕技术创新,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通过一年一个主题,一季一个重点,一年一次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对基层工会主席、工会干部进行合理化建议立项培训,并通过高新区内部刊物、企业内的宣传栏、公示栏,将合理化建议成果进行推广。
我们通过走访、调研发现闵行职工科技创新活动之所以能办得有声有色,主要得益于工会的给力,企业的支持。双方密切配合之下,闵行区内的创新氛围也越发浓厚,职工们的创新热情也越发高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闵行职工科技创新果实会越结越多。